手机版 无障碍

土特产资源

发布日期: 2022-04-22   来源: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政府网 字体:  打印   
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,由于辖区内人口和牲畜数量不断增加,过度放牧和砍伐使得森林植被、草原遭到严重破坏,水土流失加剧,水源涵养功能减弱,野生植物生长环境严重破坏,数量急剧下降,多数野生植物濒临灭绝。2003年改制后,实行了禁牧、圈养,草原植被得到休养生息,广袤的草原恢复了昔日的绿色。禁牧后草原植被高度、盖度、产草量都有所增加。随着禁牧年限的增加,禁牧区植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,多数野生植物数量有所恢复,从前已经看不到的一些野菜又恢复了些许生机。
在管理区境内常见的野菜有10多种,其中有黄花菜(金针菜),每年入夏后即可上山采摘;山葱,生长在沿坝头的阴坡,小满过后即可上山采摘,多腌食,用其和山药做馅包莜面大饺,其味独特,鲜香可口;山韭菜,多生在山沟荒坡中的向阳地带;粘害害,多生在草坡荒地中,味辣发粘,可生食亦可腌食;野菜,有名苦菜、曲麻菜,俗称苦苦菜,多产荒坡沙土地中,味苦,采取嫩苗充蔬菜,味甚佳;菠菠菜,又名苦菠菜,表同野菜,味略发苦,采取嫩苗凉拌食,甘美爽口;山大黄,即酸模,夏季采嫩茎叶蒸熟食之,味甘酸,稍加白糖,酸甜可口;灰菜,俗名灰灰菜,60年代初,经济困难时期,此菜为主要度荒野菜,农家多以其籽、干菜叶做杂面饺子馅;酸柳,又名醋柳,亦称 "酸柳柳" ,多生长于山坡荒地中,夏季食根,秋季食茎。菌类菜有10多种,有白蘑菇,肉厚白,味美,夏秋雨后簇生山野蘑菇圈中;黑蘑菇,肉薄味次,亦产蘑菇圈中;青腿蘑,形如白蘑菇,稍带青色,味美,立秋前后采,晾干后熟食之;虎皮蘑,生蘑菇圈中或生耕地中,晾干后可食;粪腿蘑,俗名粪腿子,形如青腿蘑,内外皆白;地木耳,多生在阴山坡中,味薄瘦少肉,夏末秋初采,沸水浇净晾干做菜;地菜,俗名地卷皮,雨后在山坡、草地内即生,牧羊草滩中尤多,采后晾干供食,配入素菜味甚佳。
俗话说 "坝上三件宝,山药、莜面、大皮袄" 。的确,塞北管理区盛产莜麦、土豆。用莜麦、土豆做成的食品成为了特色食品,有莜面窝窝、莜面鱼儿、莜面傀儡、莜面饺子、山药丸丸、山药鱼儿、山药烙饼等。作为绿色保健食品的莜面食品,近几年享誉全国,凡是来到坝上的客人都愿意亲口尝一尝坝上的莜面食品,除此之外,当地还有胡麻这一主要的油料作物,籽可榨油,渣滓谓之麻饼,为牲畜精饲料,茎秆扎麻可做纺织品。